官方指定报名点www.whzkfw.com:武汉大学专升本,武汉大学自考,武汉自考本科,华师专升本.电话133-8757-3013,联系QQ
:2926448268
农村居民法律意识现状的调查报告
论文来至:武汉大学自考,汉口学院自考,武汉理工大学自考
【内容摘要】 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的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是社会法律现实的组成因素。它包括人们对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本质及作用的理论观点,对法律和法律制度的要求及态度,对现行法律和法律制度的评价和解释,也包括人们对法律和法律制度的认识、愿望和情绪等。自八五年以来我国普法宣传已经深入基层,法律开始走进并更近的影响农民的生活,在中国不断与世界扩大交流的今天,农民的法律意识状态如何呢?他们的权利意识、法律保护意识和民主意识状况如何呢?笔者于2011年8月对长沙市开福区捞刀河镇广胜村部分居民就各种法律问题进行了社会调查。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法律意识 法律知识 调查分析 (武汉大学自考行政管理,华中师范大学自考本科,武汉科技大学)
一、引言
(一)调查农村居民法律意识现状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对农村居民法律意识现状的社会调查,了解现今我国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状况,通过了解进而加强和增进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扫除法盲。同时希望这样的调查可以给政府的普法工作提供一些实际参考,能使得法律知识在农村普及,进而使农村居民能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对法律保持正确的态度,能够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二)调查地和调查对象的选择
由于笔者是在捞刀河镇广胜村村委工作,借助这一有利条件,所以调查地就选择为广胜村。调查对象是在广胜村生活的农民和村干部。所被调查的农民中无文盲人员,文化程度在小学到大专之间,年龄在20岁到55岁之间。因此他们都具备理解和回答问题的能力。(武汉大学自考行政管理,华中师范大学自考本科,武汉科技大学)
(三)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的是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因为被调查对象人数较多,所以采用的是以问卷调查为主,访问调查为辅的调查方法。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因为采用了当场收回式,所以50份问卷全部收回。但是在农民卷中有1卷并未按要求答写,因此实际收回有效问卷49份。
(武汉大学自考行政管理,华中师范大学自考本科,武汉科技大学)
二、调查内容
广胜村共有村民1260人,分为9个村民小组。笔者分别到9个村民小组进行了走访,就问卷的七个内容与村民组长及老、中、青村民进行了交谈。本次调查问卷在内容上主要分为七部分,分别是:法律知识及获得途径部分;法律理念部分;对法律援助的认识部分;对法律实施的评价部分;对法律的信任程度部分;纠纷解决途径部分;对村委会的认识和评价部分。为使调查能够真实客观的反映被调查者的思想和观点,我在设计问卷时充分考虑到被调查者的文化水平的参差不齐,尽量做到文字的浅显易懂,有些问题的设计旨在确定被调查农民的初步的法律知识水平及他们获得这些知识的途径,从而观察出政府在农村普法宣传达到了怎样的效果,并且有助于找出可以更好的增强农民法律意识的方法。(武汉大学自考行政管理,华中师范大学自考本科,武汉工程大学自考本科)
三、调查结论
由于法律意识具有复杂、多样的内涵和外延,要想准确把握农民的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其特征,是比较困难的。这里只是根据笔者的调查结果对我村农民法律意识的总体特征,作一些大致评估与分析。
广胜村是中国湘绣艺术之乡之一,过去一直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属于小农经济。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由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转型。尤其近年来长沙向北发展的方针政策,广胜村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好,村民的收入也越来越高,也正因为如此,在目前这样新形势下农民遇到的法律纠纷也越来越多,这其中包括邻里纠纷,婚约纠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土地征收补偿纠纷及进城务工农民劳动争议纠纷等等。笔者在调查中发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民素质以及文化水平的提高,部分村民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一代村民的法律意识较强,懂得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应有权利,但大部分村民尤其是35岁以上长期生活在农村的村民,他们中的大多数分不清公安、检察院、法院的具体职责,他们长期受着“避讼”思想的影响,“私了”是他们争议纠纷中最常用的解决方式;他们对礼俗、习惯的重视超过了法律,存在着对法律不信任的心理态度,甚至当提到法律时便认为是履行义务,并无权利可言。综合各项调查内容后,笔者认为造成这大部分农民法律意识薄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文化水平较低,缺乏法律知识
表一
题 目 选 项 调查结果
问题1:您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是什么? A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B互联网C法律培训或法律课程D其他途径 选AB的问卷有42份,占总人数的86%;选C的问卷仅有3份,占总人数的6%;选D的问卷有4份,占总人数的8%。(武汉大学自考行政管理,华中师范大学自考本科,武汉科技大学)
问题2:您认为法律的主要作用是? A保护公民权利B处罚违法犯罪C规定公民义务D保护当官的E维护政府部门F说不清 选A、B和C的问卷有12份,占总人数的24%;选D和E的问卷有15份,占总人数的31%;选F的问卷有22份,占总人数的45%。
问题3:您认为法律与政策一样吗? A一样B不一样,法律重于政策C不一样,政策重于法律D说不清 选A的问卷有8份,占总人数的16%;选B的问卷有12份,占总人数的24%;选C的问卷有7份,占总人数的14%;选D的问卷有22份,占总人数的45%。
问题4:您知道自己有哪些权利义务吗? A知道,我的行为就是根据这个来确定B大体知道我有什么权利义务C我只是知道不犯法D不知道,做人靠良心,那些无所谓 选A的问卷有9份,占总人数的18%;选B的问卷有13份,占总人数的27%;选C的问卷有19份,占总人数的39%;选D的问卷有8份,占总人数的16%。
从表一可以看出,有近45%的农民不明白政策与法律的区别,甚至认为国家制定的政策文件就是法律,而76%的农民根本搞不清法的主要作用;还有55%的农民完全不知道他们有哪些权利义务,只是认为我不犯法就可以了。他们中94%的人都是从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以及互联网获取法律信息,没有接受过法律培训等系统的学习。大多数的农民的文化程度偏低,他们对电视、广播等媒体传播的抽象的法律法规条文较难理解和把握,这就导致他们的法律知识严重缺乏。也正因为如此农民们才会对法律有很多的不解与迷惑,也导致了他们不信法、不用法。如此一来,便形成了很严重的恶性循环:由于不懂法而不用法,越不用法则更加导致了农民不去学法,不去了解法,即使有所了解也只是停留在很肤浅的层面上,甚至根本了解的就是错误的信息。
(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法律保护意识薄弱(武汉大学自考行政管理,华中师范大学自考本科,武汉科技大学)
题 目 选 项 调查结果
问题1:农村中的纠纷常常通过“私了”解决,您同意这种做法吗? A同意B不同意C不能肯定,看情况而定 选A的问卷有19份,占总人数的39%;选B的问卷有6份,占总人数的12%;选C的问卷有24份,占总人数的49%。
问题2:当您与他人发生经济纠纷时,您首先会选择哪种解决方式? A打官司B找村干部解决C私下解决D找村里有威望的老人解决 选A的问卷有5份,占总人数的10%;选B的问卷有28份,占总人数的57%;选C的问卷有6份,占总人数的12%;选D的问卷有10份,占总人数的20%。(武汉大学自考行政管理,华中师范大学自考本科,武汉科技大学)
从表二中我们可以发现,在遇到纠纷或麻烦时,农民们首先想到的解决方式往往是找村干部解决,法律方式往往是他们迫不得已的最后一招。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来维护自身的权利不受侵害在农民的意识中仍然是一片陌生的领域。相较法律而言,它们似乎更相信人的力量,只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可以解决的事情就没有必要去通过法律解决。即使走法律途径,就尽全力去“走后门”,寻求权力的青睐而非法律的帮助。
(三)农村司法资源不足,执法不严,农民对法律失去信心
表三
A.知道,我的行为就是根据这个来确定 B.大体知道我有什么权利义务
C.我只是知道不犯法 D.不知道,做人靠良心,那些无所谓
5、您认为法律对于您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怎么样?
A.非常重要 B.比较重要 C.完全没什么关系 D.不清楚
6、您认为法律在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如何?
A.非常重要,我有麻烦首先想到用法律途径解决,没有法律我就没有办
法生活
B.比较重要,我有时会尝试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
C.一般吧,我基本不主动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除非迫不得已
D.没觉得有作用
7、当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您会采取何种手段解决?
A.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B.用武力解决 C.通过关系解决
D.感觉很委屈但是认为也是没办法的事
8、如果您不愿选择法律手段,那么是出于什么原因?[多选题]
A.时间太久拖不起 B.害怕遭到报复 C.不信任法院
D.担心费用问题
9、您认为现阶段我国的司法状况如何?
A.公平公正 B.打官司就是打关系 C.判决执行难 D.从不相信法院
10、您认为法院适用法律是公正的吗?
A.一定是的 B.大体上是的 C.一般吧,总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
D.不是的,有关系就可以了
11、您觉得我国的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了吗?
A.是的,做得不错 B.一般吧,领导的指示也很重要 C.基本没有,
领导的指示比法律规定有效 D.完全没有,法律就是装样子
12、对于法院、检察院和公安局等执法机关,您的态度是?
A.充分信任 B.比较信任 C.除非不得已,不跟他们打交道 D.其他
13、您认为哪里咨询法律问题比较可靠?
A.政府相关部门 B.法律援助服务所 C.律师事务所 D.熟人介绍
14、您觉得律师什么时候才有作用?
A.上法院打官司 B.行政程序中 C.在争议发生之前 D.没什么作用
15、您知道什么是法律援助吗?
A.非常清楚 B.基本了解 C.不太了解
16、您知道申请法律援助需要花钱吗?
A.不需要 B.需要花一点,但比去律师事务所便宜 C.完全免费
D.不知道
17、您对法律援助的申请条件、程序了解吗?
A.比较了解 B.了解一些 C.基本不了解 D.完全不知道
18、您接受过法律援助吗?
A.曾经受过援助 B.没有
19、农村中的纠纷常常通过“私了”解决,您同意这种做法吗?
A.同意 B.不同意 C.不能肯定,看情况而定
20、当您与他人发生经济纠纷时,您首先会选择哪种解决方式?
A.打官司 B.找村干部解决 C.私下解决 D.找村里有威望的老人解决
21、发现从商店买来的东西是假冒商品,找到商店却不承认,您会怎么办?
A.向有关部门投诉 B.砸了他的店 C.算了 D.其他
22、假如您抓住了偷自己东西的人,您会怎样处置他?
A.送派出所 B.交给村干部 C.痛打解恨 D.赔钱了事
23、您参加过您村的村民大会吗?
A.没有参加 B.每次都参加 C.有时参加,有时没参加
24、您认为村里的选举公平吗?
A.公平 B.不公平 C.有时公平,有时不公平 D.不好说
25、您认为村务有必要公开吗?
A.公开 B.不公平 C.无所谓
26、您们村里是否有村霸地痞?
A.有 B.没有 C.不清楚
27、您希望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吗?
A.希望 B.不希望
28、您认为要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下列哪些因素最为重要?[多选题]
A.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B.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C.加强立法
D.加强农村执法和司法建设 E.深入普法 F.其他
题 目 选 项 调查结果 (武汉大学自考行政管理,武汉大学医护网)
问题1:如果您不愿选择法律手段,那么是出于什么原因?[多选题] A时间太久拖不起B害怕遭到报复C不信任法律D担心费用问题 此题为多选题,四个选项的问卷均超过了40份,比例为82%。
问题2:您认为现阶段我国的司法状况如何? A公平公正B打官司就是打关系C判决执行难D从不相信法院 选A的问卷有3份,占总人数的6%;选B的问卷有25份,占总人数的51%;选C的问卷有18份,占总人数的37%;选D的问卷有3份,占总人数的6%。(武汉大学自考行政管理,华中师范大学自考本科,武汉科技大学)
问题3:您知道什么是法律援助吗? A非常清楚B基本了解C不太了解 选A的问卷有4份,占总人数的8%;选B的问卷有12份,占总人数的24%;选C的问卷有33份,占总人数的67%。
问题4:您接受过法律援助吗? A曾经受过援助B没有 选A的问卷有4份,占总人数的8%;选B的问卷有45份,占总人数的92%。
从表三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多数的村民不愿选择法律途径去解决纠纷,是因为他们一方面担心去法院耗费的时间长、费用贵,另一方面认为打官司就是打关系,而且90%以上的村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法律援助,也没有接受过法律援助。这样的调查结果,也同样一方面体现有些执法人员执法不公、执法违法、越权执法、滥用执法权等不良行为影响了司法机关的形象和法律的权威;另一方面体现农村司法资源严重不足,没有建立完整又贴近农民的法律援助体系,司法效率低下。因此对农民来说高昂的诉讼费用和相对漫长的诉讼过程,且掺杂着复杂的人情和权力关系,造成农民对法治的不信仰和不信任,最终导致农民对法律失去信心。
四、进一步增强农民法律意识的建议与思考:(武汉大学自考行政管理,华中师范大学自考本科,武汉科技大学)
通过调查显示,部分农民的法律意识虽然有一定的提高,但整体看来还是十分淡薄的。笔者认为,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既是直接的参与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在这样历史的新时期,如何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并以法律和制度保障新农村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与动力,确实是一个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努力建设健全良好的法治环境,增强农民对法律的信仰
针对现阶段我国农村执法中存在的问题,要努力建设一个公平有序、健康良好的法治环境,必须让农民充分认识到法律完全可以充分有效地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例如,司法部门可以在执法过程中示范典型案件,这样既可以使农民学会有关法律的实体规范,还可以让他们清楚地了解到其中有关的程序规范。另外,还要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增强其自身法律知识储备和执法经验以及灵活度,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努力减少直至杜绝司法不公、滥用权力的损害司法机关形象和法律权威现象的出现,增强农民对法律的信仰,从而自觉提高自已的法律意识。
(二)深入普法,使农民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
政府应当加大农村的普法力度,通过多种形式使农民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例如,可以组织开展“送法下乡”、张贴宣传栏、进行法制文艺表演、播放法制录像、开展法律咨询等活动,深入农民内部讲授与其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内容,在潜移默化中使农民的法律意识得到提高。
(三)建立健全法律援助体系,帮助贫困农民维护合法权益(武汉大学自考行政管理,武汉大学医护网)
政府应完善各层级法律体系,依法建立农村基层法律援助机制和专门的法律援助机构,及时调处农民因工伤、劳资、人身伤害等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维护其合法权益。从而使法律能在农村有效实施,让农民树立起信心,这样才能激发农民对于法律知识的系统学习和了解,以至于最终信任法律、依赖法律。
【参考文献】
1. 李昌麒.中国农村法治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 郑永流等.农民法律意识与农村法律发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3. 孙昌乾.增强农民法律意识 建设和谐新农村[J].现代农业科学.2009.
注明:武汉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自考本科,武汉工程大学(一本)属于主考性质【
另外-自考本科无本硕连读,请谨慎】
(备注:有意向就读公办自考本科的可以电话咨询武汉自考服务办事处老师咨询:13387573013 QQ咨询:2926448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