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指定报名点www.whzkfw.com:武汉大学专升本,武汉大学自考,武汉自考本科,华师专升本.电话133-8757-3013,联系QQ
:2926448268
中国文化概论-阶段测评1
1.单选题
1.1
我国古代的云贵高原作为民族杂居地区,曾被称作(d )
a“南夷”
b“南蛮”
c“西南蛮”
d“西南夷”
1.2 文化传统指的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 ( C )
a核心价值
b核心观念
c核心精神
d精神核心
1.3 “塞北江南”指的是我国(A )
a宁夏引黄灌区
b内蒙古河套地区
c青海黄河流域
d内蒙古北部
1.4 古地理专家认为,与渭水、黄河、济水这条东西交通线相交的南北交通线共有( C )
a一条
b二条
c三条
d四条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化政策的是(A )
a税收政策
b民族政策
c宗教政策
d语言文字政策
1.6
行业禁忌、原始巫术等等,都属于(B )
a
文化现象
b
文化事象
c
文化产品
d
文化观念
1.7
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 C )
a
先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
b
后天物质的创造
c
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
d
后天修养与精神
1.8
我们平常所说的“筷子文化”是就筷子的( A)所言
a
文化内涵
b
物理属性
c
使用方法
d
制作工艺
1.9
下列不属于文化现象的是(D )
a
用鱼鹰捕鱼的方法
b
选秀热
c
收藏热
d
原始巫术
1.10
我国地势最高的青藏高原,号称(B )
a
“世界高原”
b
“世界屋脊”
c
“高原世界”
d
“屋脊世界”
1.11
地理环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C )
a
必要条件
b
重要条件
c
先决条件
d
唯一条件
1.12
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其占主导倾向的追求是( D )
a
和睦
b
团结
c
和平
d
统一
1.13
《易经》中提到“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指的是(D
)
a
人文环境
b
人文素质
c
自然现象和规律
d
社会现象和规律
1.14
南北朝时期,北方处在游牧人群向农业居民转化的时期,但占有很大比重的经济形式仍是( C )
a
农业及牧业经济
b
农业及狩猎经济
c
牧业及狩猎经济
d
农业经济
1.15
下列属于文化事象的是(A )
a
原始巫术
b
全聚德烤鸭
c
古典家具
d
流行歌曲
1.16
宫廷文化属于(A )
a
上层文化
b
底层文化
c
市民文化
d
中层文化
文化分层问题难点在于对“民俗文化”的掌握,“民俗文化”涵盖了中下层文化。见教材10页。
1.17
中国广大的东部地区处在季风气候区内,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故其灾害性气候也不少
,旱灾特重,其次是( C )
a
地质灾害等
b
沙尘暴灾害等
c
洪涝灾害等
d
风灾等
1.18
“文化”一词中,“化”的本义是( D )
a
化学
b
文学
c
化解
d
改易
见教材1页。考查的是“文化”的本义。
1.19
北宋曾疏凿了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及汴水,这四条河流共称(B )
a
“四渠通漕”
b
“通漕四渠”
c
“渠漕四通”
d
“渠通四漕”
见教材31页。本题解题关键是辨析A与B的区别。
1.20
竺可桢先生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一文中,将五千年来的气候变化分为( D)
a
一个大的时期
b
二个大的时期
c
三个大的时期
d
四个大的时期
1.21
“文化”一词中,“文”的本义是( B )
a
文学
b
错画
c
文章
d
图画
这道题考的是绪论部分关于“文化”的概念,同时应该记住“化”的本义——“改易”,以及何时“
文化”作为一个词在汉语典籍里出现。
1.22
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是(C )
a
第一个寒冷期
b
第二个寒冷期
c
第三个寒冷期
d
第四个寒冷期
1.23
在公元前1100年—公元1400年这个寒暖交错期中,西周前期为( C )
a
寒冷期
b
干旱期
c
温暖期
d
寒暖交错期
1.24
《易经》中提到“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天文”指的是(C )
a
天气变化
b
天象
c
自然现象和规律
d
气候规律
《易经》中这句话的“天文”指的是自然现象和规律,“人文”指的是社会现象和规律。
1.25
秦汉时期在一些边关要塞处广种榆树,用来拦截敌人的骑兵,也同时起到了(C )
a
美化作用
b
实战作用
c
绿化作用
d
保护作用
1.26
明代朱元璋在植树方面有了不起的政绩,据专家统计洪武年间的植树总量约为(D )
a
7亿棵
b
8亿棵
c
9亿棵
d
10亿棵
1.27
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东汉、三国直到南北朝,是( B)
a
第一个寒冷期
b
第二个寒冷期
c
第三个寒冷期
d
第四个寒冷期
1.28
根据现代地理学观点,我国的领土可以被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 A)三大区域。
a
青藏高寒区
b
南部海洋区
c
西藏高寒区
d
南部季风区
1.29
我国地域文化中有一个地域善著文章出名,代表人物有方苞、姚鼐,该地域为(C )
您答对了a
徽州
b
齐鲁
c
桐城
d
三晋
1.30
北宋的运河发达,有所谓“通漕四渠”的说法,这些运河都以( C )为中心
a
杭州
b
洛阳
c
开封
d
北京
北宋的首都是开封,故运河系统以开封为中心。
2.多选题
2.14.0
两汉时期选拨人才的方法主要有(BCE )
a
孝廉
b
征辟
c
考试
d
举人
e
察举
2.2从公元1400-1900年是我国气候史上第三个大的时期,竺可桢先生称这一时期为(BD )
a
寒暖交错期
b
寒冷时期
c
温暖期
d
方志时期
e
仪器观测期
2.34.0
北宋的运河以开封为中心,形成了“通漕四渠”的局面,“通漕四渠”指的是(ABCE )
a
汴河
b
广济河
c
金水河
d
通惠河
e
惠民河
2.4在《史记》中,司马迁将楚地一分为三,其分别是( BDE )
a
东南楚
b
东楚
c
西南楚
d
南楚
e
西楚
2.5中国文化又称( ABD )
a
中华文化
b
华夏文化
c
汉文化
d
炎黄文化
e
华人文化
2.6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构成有(AE )
a
江汉平原
b
成都平原
c
华北平原
d
东北平原
e
长江三角洲平原
2.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化事象的有( AD )
a
原始绘画
b
行业禁忌
c
建安风骨
d
捕鱼方法
e
中国戏曲的程式化动作
2.8
下列选项中属于文化政策的是( BCDE )
a
税收政策
b
民族政策
c
宗教政策
d
语言文字政策
e
教育政策
2.9
民俗文化属于( BD )
a
上层文化
b
底层文化
c
市民文化
d
中层文化
e
宫廷文化
2.10
下列选项中属于广义文化产品的有( ABCDE )
a
雕塑
b
陶器
c
绘画
d
农具
e
典籍
注明:武汉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自考本科,武汉工程大学(一本)属于主考性质【
另外-自考本科无本硕连读,请谨慎】
(备注:有意向就读公办自考本科的可以电话咨询武汉自考服务办事处老师咨询:13387573013 QQ咨询:2926448268。)